?
站内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工作 > 行政复议、调解

我省如何打造大调解“升级版” 看8地创新项目


时间:2017年06月01日 【打印】【关闭】【内容纠错

本报记者曾晶菁

  
  昨(6)日,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在我省28个获得省级优秀的创新项目中,8个项目在会上展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下一步,各地将推广学习借鉴这些优秀经验,打破部门间壁垒,针对本地区突出矛盾纠纷建立协调联动化解机制,有效回应群众对纠纷解决的新需求。
  
  这 8 个市(区、县)有哪些大胆创新?效果如何?四川法制报记者进行了一 一梳理。
  
   成都市打造互联网在线调解平台
  
  2017年1月,成都市郫都区一美容院老板张某到法院咨询追回货款事宜。本案纠纷事实清楚,但欠款人刘某远在拉萨务工,怎么办?在法院工作人员帮助下,张某通过提交调解申请、远程视频调解等7步流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刘某通过网上银行归还了欠款。“这比起一般诉讼流程省时间、少跑路。”网络远程调解让张某由衷地点赞。
  
  据悉,按照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要求,为回应信息时代群众便捷解纷的新需求,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成都中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延伸诉讼服务,创新工作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互联网在线调解应用平台——“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立体化、全天候、普惠式解纷服务。
  
  截至今年2月,成都中院和7个试点基层法院在该平台调解成功717件,成功率68.8%。该平台被收录进最高法《中国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和2016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在线服务最佳实践案例》。
  
   米易县矛盾纠纷第三方参与调解
  
  米易县创新推出的第三方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模式,是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积极探索。2015年底,米易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成立第三方调解中心。2016年,该中心在县民政部门依法注册登记,定性为民间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目前,该中心已选聘11名专职调解员,建立了84名由各部门、各行业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的专家组成调解及咨询专家库。群众可以在现场或直接通过手机APP从专家库里选择信任的调解员。
  
  2016年6月,某企业职工刘某某在施工中触电身亡,相关部门多次调解未果,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到公司讨说法。接到调解申请后,第三方调解中心第一时间召开分析会,邀请相关部门联手开展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自2016年成立以来,米易县第三方调解中心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件,调解成功率96%,化解积案30余件。
  
   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有个外地人预订了茶苗,现在不要了。”近日,雅安市名山区茅河乡万山村村支书陈争强听见茶农反映的情况,比茶农还要着急,“不及时卖出去只能亏了啊。”
  
  陈争强迅速找到当地茶产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茅河乡,依托乡茶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立的茶调委,成员中不少都是专业茶商。他们利用人脉资源,将滞卖的茶苗紧急售出,并协调这名外地经销商补偿了茶农10万元。“茶产业是名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经济命脉,90%以上农户以茶为生。”名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晓东介绍,名山区有各类茶业协会、商会19个,依托这些协会、商会建立的茶调委将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搭建在茶产业链上,及时就近化解影响茶产业发展的矛盾纠纷。2016年,名山区共调处涉及茶产业矛盾纠纷980起,调处成功率98.5%。
  
  省司法厅基层处副处长张敏表示,名山区创新项目表明,更好地吸收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两个重要方向。
  
   古蔺县农村土地林权纠纷联动调处
  
  古蔺县地处川黔交界,耕地面积626955亩,林地面积1853160亩。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强,土地林权纠纷大量存在。各类纠纷的处理权分散在林业、国土、农业等不同部门,部门缺乏合力,土地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如何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当地整合县法制办、国土、林业、农业等部门,专门成立农村土地林权纠纷调解处理办公室,积极探索建立了农村土地林权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其高效快捷,得益于“联”与“动”的统筹和“调”与“处”的结合:一方面在单位之间实行联动,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对案件分类进行调处,调解优先、多元化解。
  
  自1953年以来,古蔺县鱼化乡三合村李邦金和同村的李世均家关于门前菜地的归属权一直纠纷不断。2012年8月,该纠纷在古蔺县农村土地纠纷调解处理办公室受理立案。经过6个月的调查了解,工作组作出裁定,该土地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这场持续了60年的官司尘埃落定。
  
   苍溪县劳动争议“调裁审”联动化解
  
  2016年3月3日,在苍溪县城某商住楼建筑工地务工的刘某在作业时不慎从9楼坠亡。事发后,刘某亲属要求赔偿150万元。苍溪县“大调解”办启动调裁审联动工作机制,协调县总工会、县劳动仲裁院相关工作人员赶往群工局共同调处。经过近8个小时调解,双方达成赔偿90万元的调解协议。
  
  苍溪县辖区人口80万,全县有各类用工单位1.8万余家,其中企业560家。近年来,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效益下滑,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一调一裁二审”是劳动人事争议解决的常规路径,耗时长、成本高、维权累。苍溪县主动积极应对劳动人事争议多发态势,统筹整合调解、仲裁、诉讼力量,探索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联动化解新路子。
  
   广安市广安区“2+2+1”化解婚姻家庭纠纷
  
  据调查,我省基层法庭、派出所80%的纠纷都为婚姻、家庭纠纷。法庭立案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时,如果忽略了纠纷背后所隐藏的家庭功能与情感需求,容易导致“案结事不了”,甚至引发“民转刑”案件。
  
  广安市广安区以探寻更符合婚姻家庭纠纷特点的处理机制为出发点,强调对婚姻家庭纠纷运用协同、整体、多学科的综合性干预手段,构建了“二分类创新理念、二阶段协同发力、一张网全面服务”的“2+2+1”联动工作法,有力推动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
  
  2016年10月,广安城区出租车司机王某的妻子黄女士拽着丈夫来到协兴家事法庭要求离婚,理由是丈夫整天忙挣钱,夫妻间缺乏情感交流。王某觉得十分委屈,不同意离婚。法官在了解情况后,认为黄女士是一时冲动,夫妻关系并未破裂,随即在案件受理簿上作了“冲动离婚,非‘死亡婚姻’”的记录,并启动调解程序,对两人进行诉前调解。经过劝导、调解,夫妻重归于好。
  
   壤塘县依法规范民间调解维护稳定
  
  壤塘县地处高原,大量纠纷通过民间调解解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但“泛调、乱调”现象严重,亟待依法规范。
  
  该县岗木达乡达日村与章光村为一处药山长期存在纠纷,每年一到挖药季节,双方频发冲突。2014年5月,壤塘县在全县选派多名能力强、有经验、公平公正的特邀调解员进行了多次调解,存积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近年来,壤塘县坚持推进依法治理和规范管理的原则,探索出治理民间调解“疏堵并行、整治与教转、削弱与吸纳、瓦解与规范”相结合的新路子。全县建立人民调解组织79个,选聘调解员413人,在牧区、挖虫草区域等地设多个流动调解室,搭建了专门化解跨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县级实战平台,确保矛盾纠纷在党政主导下依法化解。
  
   绵阳市多元共治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腊月二十八了,我半年的工钱两万多元还没拿到手,啥子办法都想了。”今年春节前,江油一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打了报警电话。相关部门立即启动联动调解机制,经过一天的调解,70多名农民工拿到了50多万元的拖欠工资。这是绵阳市分流联动、多元共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
  
  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上,绵阳的做法是构建源头治理、分流联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其中,江油市运用分流联动的“2345”新模式,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集中分流和公安警情甄别分流两个平台,实现警务室与社区(村)、派出所与司法所、公安与职能部门三级联动,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公安巡逻防控和调解组织四线排查,以此构建起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导、职能参与的矛盾纠纷分流联动化解工作格局。绵阳市游仙区则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主力军作用,综治中心牵头整合基层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资源,形成了“1+2+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2016年,绵阳市化解矛盾纠纷6万多件,成功率97%,实现了“三提高、三不出、三防止”工作目标。(来源:四川长安网)

主办: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技术支持:凉山州信息中心(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内容纠错 联系我们 蜀ICP备0500518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51340003001272